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表彰在地文化先行者 激盪本土教材創新火花 114年本土教育論壇暨推展貢獻獎盛大揭幕

表彰在地文化先行者 激盪本土教材創新火花 114年本土教育論壇暨推展貢獻獎盛大揭幕

為表彰本土教育實踐者並展望未來發展,教育部國教署主辦「114年本土教育論壇暨推展貢獻獎頒獎典禮」於114年9月26日盛大舉行,共表彰8位教師及2所學校。另以「臺灣本土教育教材研析與創新」論壇為核心,結合頒獎典禮、實作工作坊與展示攤位規劃為期2日的活動,首日即吸引大批教育工作者熱情參與,為本土教育的傳承與創新注入強大能量。

「本土教育推展貢獻獎」頒獎典禮由教育部張廖萬堅政務次長親臨現場頒獎,為活動揭開溫馨序幕。次長表示,本土教育是國家教育的根基,教育部近年推動本土教育深化相關政策,除了藉由「本土教育整體推動方案」,鼓勵各校邀請業師到校開設課程,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與實踐機會,也透過沉浸式教學推動計畫,以競賽活動、社區走讀等方式,營造語言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然使用在地語言;為了讓民眾認識本土教育,另在國立臺灣圖書館成立本土教育資源中心,網羅本土教育相關資源,並與各部會館所合作,運用館方資源,辦理教師研習,以將本土教育結合於各領域教學中。

次長肯定及感謝所有獲獎者長期深耕的努力與無私的奉獻,其中,來自雲林縣吳萬響掌中劇團的吳福訓藝師,50年來致力推廣布袋戲,將傳統藝術帶入校園;屏東縣載興國小李秉穆校長長期帶領學生鄉土踏查、編纂校史並創作校歌,深化地方認同;彰化縣朝興國小張嘉錄老師善用數位與教材創新,從鄉土教育網站到圖騰桌遊、文創商品,讓文化走進日常;國立北港農工陳景明老師以製茶課程結合本土產業與文化,帶領學生體驗臺灣茶的深厚底蘊;新北市中山國小許吟如主任帶領掌中劇團與獅鼓隊屢獲佳績,並設計「林家花園校訂課程」,培育小小導覽員,落實文化傳承。

同時,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梁蔭民老師多年研究水文化與環境教育,推動田野調查與公民參與,展現教育跨域能量;國立苑裡高中黃炳彰老師結合108課綱設計在地文學課程,並與社區合作,帶領學生探索地方人文;國立屏東大學楊智穎教授則深耕原住民族文化及地方學研究,長期提供課程與學術支援。團體獎方面,國立屏北高中團隊成立「小清華原民班」,以沉浸式課程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並展開國際交流;國立嘉義女中團隊則透過城市探索課程與校史室經營,引導學生建立對家鄉與校史的深刻認識。每一位獲獎者對本土教育推動奉獻許多心力,讓臺灣這片土地的故事與價值,得以延續及傳遞。

下午論壇則以「本土教育理論與實踐」及「本土教育教材回顧與評析」為題盛大展開,現場超過百名學校教育人員及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交流氣氛熱絡。隔日將以兩大主題「本土教育主體性與創發」及「本土教材創新」兩大主題,和三大領域工作坊「藝術、文學」、「地理、生態」及「社會、歷史」接續展開,並由國寶級藝師王仁心(王金櫻)、知名作家林淇瀁(向陽)及聲樂家廖宇盟等重量級專家擔任講師,引導參加者將本土文化素材融入各領域教學,共同激盪、創新教案,將本土教育融入各領域教學。

本次活動亮點之一為「知識島-教具藏寶箱」特展,邀集各縣市政府及國立館所等,共26個單位設展。展區熱鬧非凡,還有闖關集章活動,吸引不少家長、師生參與,共同體驗傳統手工藝、本土文化主題桌遊等。國教署表示,展示攤位將持續至27日下午3時,邀請大家利用連假前往共學。活動現場也備有在地風味的特色餐點,以味蕾的饗宴為知識交流增添溫暖,歡迎本土教育愛好者,把握時間,一同參與這場知識與在地情感激盪之饗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