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府今(21)日下午2時於本府第二辦公大樓2樓水情中心召開「111年第2次經濟弱勢戶自立脫貧委員會會議」,張麗善縣長上任以來,對於關懷本縣弱勢族群不遺餘力,並積極辦理各項社會福利措施來為民服務,今日會議,請社會處陳怡君副處長代表頒發第六屆脫貧委員聘書及感謝委員指導及共同落實照顧弱勢族群。
脫貧是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如同種植樹苗般,要耐心灌溉、細心呵護,才能促使樹苗成長茁壯,因此脫貧並無捷徑,非一步登天就能脫離貧窮,而是要逐步提昇自我內外在的能量,並藉由縣府協助及引導來協助弱勢族群累積自我能力,才能促使弱勢族群成長,而弱勢族群在協助過程中的成長變化,是促使縣府努力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措施的最大動力。今日由本府社會處陳怡君副處長代表主持集結相關局處及各學術界和社會福利團體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的自立脫貧委員會會議,並頒發新聘自立脫貧委員會第六屆脫貧委員聘書,期望透過新任委員的指導,運用不同視野觀點及實務經驗,來指導與鼓勵本府各單位及改善自立脫貧業務,縣府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冀望透過社會處、建設處、教育處、勞青處及與民間團體的網絡連結及合作,並檢視各單位推動自立脫貧業務的狀況,協助弱勢家庭自立脫貧並策進服務效能。
社會處陳怡君副處長表示,目前建設處提供各項住宅補貼等方案;勞青處提供職業訓練、照服員訓練等來協助其學習及提升就業技能,並能順利進入職場就業;教育處提供清寒優秀獎助學金、貧困學生午餐補助等各項福利服務;而社會處針對本縣低收(中低)入戶提供幸福存款脫貧方案及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兩者皆以儲蓄為概念,幸福存款脫貧方案,家戶每月存3,000元,縣府1比1相對提撥,協助累積資產,3年期滿後,至少有21萬6,000元之儲金,此筆儲金運用於方案三大用途─教育、購屋及創業;目前脫貧方案已辦理7梯次,共計203戶,已結清106戶,其儲蓄用途分別用於教育56戶、創業9戶、購屋18戶、多種用途23戶;另兒少教育發展帳戶,透過兒少教育發展帳戶來鼓勵家長及孩童長期穩定儲蓄,並搭配社工輔導、以工代賑等相關措施,協助家戶穩定儲蓄,當孩童年滿18歲後,最高儲金有54萬元,作為接受高等教育、職業訓練或創業的基金,協助孩童未來的生涯發展。此外,也針對低收(中低)入戶提供有工作能力的社勞政聯合服務,藉由社工、就業服務員與家戶,一同進行三方聯合會談,來協助其媒合就業,促使家戶可穩定就業,甚至結合民間團體辦理各項脫貧措施服務方案,以提供更完善的脫貧服務予弱勢家庭,以達脫貧為目標。
社會處表示,鄉親如對於自立脫貧有相關問題,可洽社會處(05-5522655)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