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中部新聞苗栗縣苗栗縣議會第20屆第5次定期會縣長施政總報告

苗栗縣議會第20屆第5次定期會縣長施政總報告

 縣議會5月6日召開第20屆第5次定期會,縣長鍾東錦施政總報告指出,回顧這個會期,縣府舉辦6場下鄉座談會,就近聆聽及回應地方需求,也持續推進各項重大計畫建設進度及制定切合民眾需求的有感政策,感謝縣府團隊的努力、立委的協助、議員們支持與鞭策,希望府會同心齊力,攜手並肩、眾志成城,打造苗栗縣成為蓬勃綻放、幸福宜居的城市。

 

 縣長鍾東錦報告近半年來各項重要的施政績效及未來努力方向:

 

 1、驅動產業發展,儲備永續未來:

 

 瞄準「大矽谷推動方案」,持續涵養利基、打造優勢,籌畫邁向科技大城的所有先決要件,為解決產業「缺地」問題,縣府啟動產業園區開發規畫案,其中「擴大竹南科學園區」及「後龍產業園區」2案可行性評估已進入期末規劃階段,「頭份交流道附近產業園區案」預計114年上半年完成可行性評估、下半年啟動都市計畫農業區個案變更程序;「竹南科東產業園區」則已啟動第2階段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藉由前述產業用地加速開發,將帶動廠商及就業人口進駐,苗栗產業蓬勃發展指日可待。

 

 招商工作持續推展,至今114年3月底止,招商總金額已達2178億元,為優化城市空間、提升生活機能,縣府已向內政部提送「竹南鎮環市段自辦都市更新重建案」及「苗栗火車站前周邊地區都市更新先期規畫案」申請補助;另為因應未來發展需求,今年啟動辦理「竹南科學園區暨周邊地區特定區(第一階段)」及「高速公路苗栗交流道特定區計畫」、「高速鐵路苗栗車站特定區計畫」及「明德水庫特定區計畫」等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期盼能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帶動城市整體競爭力。

 

 2、鞏固基礎建設,暢通發展樞紐

 

 公共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今年1月份「交通工務處」揭牌成立,盼能順利拓展日漸龐雜的交通業務,持續為鄉親創造更美好、便利的生活圈,目前獲中央核定施作之重大交通建設共有13案,其中「128 線通霄交流道至烏眉國中拓寬工程」及「西湖鄉龍壽橋改建工程」已在本會期完工;「漫步苗北雙城城市慢行綠網建置第2期計畫」及「119 線雞隆派出所至玉麟橋段道路拓寬工程」刻正施工中;其餘9案則正在辦理相關前置作業,此外,「國道1號頭份交流道改善計畫」可行性評估報告已提報中央。

 

 距離YouBike 拓點200站之目標已經不遠!截至今年 3 月底止,全縣站點已達 186 站,共有 2500輛一般自行車及電輔車投入服務;因應電動車數量日漸增加,縣府獲中央補助設置 155 槍充電樁,預計將於今年5月完成設置,並在試營運一個月後正式啟用。

 

 3、打造優質教育,成就孩子舞台

 

 112 至 114 年共投入5568 萬餘元改善公共圖書館耐震能力,造橋鄉立圖書館、竹南李科永圖書館及後龍鎮立圖書館皆已完工,三灣、西湖、南庄及泰安鄉立圖書館正在辦理招標作業中。此外,本府秉持「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推動一系列閱讀友善作為,榮獲「113 年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全國僅有3個縣市入選。

 

 在持續爭取設立竹南科學園區實驗中學之際,頭份國中新建教學大樓近期將落成啟用,照南國中文中七及大倫國中文中一教學大樓新建工程也在辦理前置作業中。另外,為打造永續校園,辦理六合國小、文林國中、興隆國小及鯉魚國小4校4棟校舍拆除重建工程,其中六合國小後棟校舍近期已竣工、其餘則在趕辦中,期盼全數完成後,能為孩子提供安全無虞學習環境。

 

 持續照顧經濟弱勢學生,今年起推動「寒暑假安心午餐券數位化」,弱勢學生在寒暑假期間持數位學生證即可到超商領取餐點,方便即時提供關懷及協助,在幼兒平價教保服務方面,質量並進,持續增班外,公共化幼兒園 3 歲以上班級師生比將在 114 學年度全面降至1:12;國小附幼2歲專班及偏遠地區2歲以上幼兒混齡班也將採優化師生比,招收5名以上幼兒即配置2名教保員,讓家長更安心。

 

 積極充實運動硬體設施,完善體育發展政策。113年獲中央補助8877萬餘元辦理21校運動場地整建、風雨操場興建及體育器材設備充實等,今年規畫再爭取約4億5000萬元賡續辦理;此外,持續推動「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計畫」,113及114年共獲補助3300萬元改善硬體環境及設備,希望能培養更多具潛力的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訓練和支持。

 

 4、改善農業環境,活絡農村經濟

 

 縣府與農業部自 113 年起即攜手推動國產藍莓產業,並致力促成企業化經營及智慧化生產管理,成功帶動15位青農回鄉投入藍莓種植,面積達4.4公頃;今年更齊力促成全國第1個針對藍莓產業成立的合作社。首批苗栗藍莓自今年4月起開放預購,盼能成功打造藍莓產業成為「藍金」,為農民創造更豐沛經濟收入。

 

 持續投入農村永續發展工作,今年再獲中央補助1億201萬餘元辦理農村再生等計畫,統計迄今已輔導110 個社區通過計畫核定。此外,正式推出縣級品牌「豐味苗栗」認證標章,涵蓋農產品、文創及農遊等五大認證類別,盼能強化市場競爭力及辨識度,帶動地方產業永續成長。

 

 為改善農業經營環境、提升生產效率,投入 1 億1163 萬餘元辦理苑裡石鎮農地重劃,工程面積約30公頃、預計115年底完工,完成後將可改善該區耕地坵塊畸零不整、缺乏農路及灌溉排水系統不良等問題,讓農民工作更輕鬆、收成更豐碩。

 

 5、拓展特色觀光,綻放城市魅力

 

  為讓苗栗成為國內旅遊首選之地,縣府持續開發在地觀光特色,拓展口碑行銷,希望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體驗獨特的苗栗魅力。

 

 「客家文學花園計畫(第三期)」及「明德水庫自行車暨環湖步道建置計畫(第一期)」近期接續開工,「明湖水岸遊憩廊帶亮點計畫」也已完成相關招商作業,逐步完整苗栗的山海觀光藍圖,其餘如後龍百變影城文創園區預定在今年7月啟動試營運;「客家文學花園景觀工程」及「白沙聖域‧天空之丘-白沙屯至好望角濱海重要廊帶整體規劃計畫」也均在積極趕辦中,相信不久後,更多魅力、精彩的觀光亮點,將在苗栗遍地生輝。

 

 此外,我們也致力打造苗栗獨有觀光品牌。2024年美國繆思創意大獎第二季評選,「苗栗慢魚海岸」在全球超過8,700 件參賽作品中,勇奪2金、2銀殊榮;交通部觀光署「2024-2025台灣好湯-金泉獎」活動,泰安溫泉共獲最高殊榮「十泉十美獎」等4項獎項;另為推廣苗栗特色伴手禮,我們也舉辦「苗栗特色好物-苗栗金選」徵選活動,共有53家商家獲核發「苗栗金選」標章,成功推播苗栗多元特色與品牌價值。

 

  6、重視族群發展,開創多元共榮

 

 眾所期待的都會區原住民族綜合服務中心,預定今年8月將可全數完工,提供原民朋友作為辦理文化祭典、部落大學、文健站等重要活動之場所。

 

 基礎建設方面,歷時30年,在中央、縣府、公所及賑災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努力下,泰安鄉司馬限部落家屋重建工程終在113年11月動土,預計114年底完工,不僅為部落族人建造家園,也築起永續發展的希望。

 

 為布建各族群綿密照顧網絡,全縣目前設有3處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及16處文化健康站,其中士林站、南庄站及大安站於113年獲表揚為績優文健站,將持續投入原民長者的健康照護工作;此外,全縣第5處新住民服務據點於113年 11月在後龍揭牌成立,加上苗北、苗南 2處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攜手守護本縣新住民生活大小事。  

 

 7、福利服務升級,醫療照護並重

 

 為提升醫療效率,同時綿密布建長照資源,縣府積極推動「三階段照護模式」,讓腦中風或脆弱性骨折等年長患者,從急性期治療1至2週後,銜接3至6週急性後期住院照護,之後再轉介至長照機構進行3週喘息服務,除可讓患者得到優質照顧外,也能縮短急症等候病床時間。

 

 積極打造友善育兒環境,目前全縣共有6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提供116個收托名額;規畫今年將再增加3處,預計可增加收托126名嬰幼兒,讓家長安心投入職場。此外,考慮到父母偶爾也需要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擴大辦理臨時托育服務,今年起除定點臨托外,新增在宅、到宅及機構式臨托,且家長負擔費用調降至每小時150元,其餘部分由縣府買單。

 

 在其餘社區型照顧與服務據點部分,目前全縣已有15處身心障礙者多元照顧服務據點、225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5處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未來將持續建構友善無礙社區照顧網絡,守護每位鄉親。

 

 8、健全勞動市場,激發城市活力

 

 113 年9月揭牌的「苗栗縣銀髮人才服務據點」,積極創造銀髮族就業機會,迄今已成功媒合225名55歲以上求職者重新進入勞動市場;另本府所轄勞動會館也持續開辦職訓課程,113年開設達30班次,為勞工儲備豐沛職場量能及競爭力。

 

 9、提升警消效率,打造麗淨城市

 

 為提供縣民優質救護服務,獲中央補助1億880萬餘元汰購各式消防裝備器材;另爭取到3億2448萬餘元辦理獅潭、象鼻、三灣及竹南分隊辦公廳舍新(增)建、拆除重建及整修作業,以提升消防人員勤宿安全,提供縣民更優質服務。此外,為強化科學園區周邊防護能力,再獲行政院核定2億1974萬元辦理銅鑼及頭份分隊廳舍新建工程,因地制宜全力守護鄉親、守護家園。

 

 持續落實治安防護工作,為鄉親打造安居幸福山城,本會期緝毒、打詐攔詐、檢肅槍彈幫派及偵破重大暴力案件共1516 件,其中攔阻詐騙金額近1億5383萬元,成功為鄉親守住得來不易的血汗錢。

 

 

 

  • 1縣府─縣議會定期會IMG_4749.JPG
  • 2縣府─縣長施政總報告IMG_4731.JPG
  • 3縣府─縣府局處長在一讀會說明提案內容IMG_4761.JPG
  • 4縣府─縣議會開議IMG_4746.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