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衛生福利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開工動土,提升我國防疫量能與國際接軌

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開工動土,提升我國防疫量能與國際接軌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3)日舉辦「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賴清德總統親臨主典,總統府郭雅慧發言人、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王正旭立委、陳菁徽立委、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周志浩次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彭立沛副主委、內政部吳堂安次長、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張上淳指揮官、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劉培森建築師、豐譽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謝佶燁董事長、正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張銘欽董事長、南港區新光里龔睿堉里長等貴賓共同進行祝禱祈福與動土儀式,期許防疫中心興建圓滿順利。

疾管署為我國法定傳染病防治主管機關,在歷次重大的傳染病爆發事件中,如SARS、登革熱與COVID-19等,疾管署團隊以「永遠站在防疫最前線」為使命齊心抗疫。因疾管署既有昆陽實驗室距今已有60年歷史,囿於建築物內部空間狹小且管線老舊,硬體設備與條件極需提升,又因疾管署行政與檢驗部門分二地辦公,為因應國際間新興與再浮現傳染病之挑戰及部門間協調溝通,疾管署於109年獲行政院同意籌建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在歷經文化資產審議、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議及規劃設計等程序後,終於順利於114年5月13日吉時動土開工。

劉培森建築師於工程簡報中指出,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規劃取得建築能效1+及黃金級綠建築標章,並分為「行政大樓」與「實驗大樓」興建,其中行政大樓包含辦公室、會議室等行政空間,將作為未來「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主要運作地點;實驗大樓則含有高防護實驗室、生物製劑藥廠(用於製備抗蛇毒血清等)、動物房等實驗空間,並將設置國家級參考實驗室以與國際接軌。另因昆陽實驗室於104年起經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歷史建築,本次工程也將以「新舊融合」的方式,採取「原地保留」及「意象重現」等策略,原地保留歷史建築入口門廳,並將既有薄殼、柱頭等歷史建築元素融入於行政大樓外牆設計,表達對文化資產的最高尊重及延續歷史建築的風采。

邱部長於致詞中感謝賴總統成立「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將健康視為軟性基礎建設,等同於其他重大建設,也特別感謝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提供的工程專業協助;後續進入施工階段,更要持續仰賴代表著我國工程最高標準的國土署及公共工程委員會,來幫我們把關工程的進度與品質。

邱部長也指出,未來防疫中心落成後,昆陽衛生福利園區將結合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疾病管制署,將能更加便利民眾洽公,同時塑造衛生福利園區完整形象,進而提升整體環境及生活品質,並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賴總統於致詞中,首先肯定防疫團隊於COVID-19百年大疫的努力與奉獻,並表示「健康臺灣」是政府最重要的施政願景之一,總統府成立「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即是期盼能透過跨越各領域的專業,以具體的行動,實現醫療平權,而防疫中心的興建,正是「健康臺灣」理念的具體體現。

賴總統指出,回顧過去20年,臺灣歷經SARS、登革熱、新冠肺炎等多次疫情挑戰,且受到全球化與國際化影響,疫病已無遠弗屆,世界衛生組織也不斷預警各國,加強對於未來新興疾病的警覺,因此,在面對國內外各種傳染病的威脅,防疫體系必需不斷精益求精,以更高規格的防疫整備,結合國際標準與跨域思維,積極提升臺灣防疫韌性,才能在下一波疫情來臨時,守護國人生命健康。

賴總統也強調,「健康」與「環境」緊密相依,國家希望工程「2050凈零轉型」所強調的循環經濟,更是國際趨勢;而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規劃「以過去重建未來」,在保留歷史建築的同時,也將打造近零碳建築,透過循環方案,同時實現「健康臺灣」與「凈零轉型」間的跨域合作。

賴總統回憶擔任副總統期間,因遭逢COVID-19百年大疫,他在上任隔天即迫切地到疾管署視察,關心最新的疫情,也向堅守第一線的防疫夥伴們致敬;在三級警戒期間亦多次到訪,每一次都深刻感受到防疫體系的重要性,以及所有防疫人員肩上沉重的責任。

賴總統最後勉勵防疫及工程團隊,在COVID-1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編的2年後,能和大家齊聚在這裡見證防疫中心的動土,不只是健康臺灣的一大步,更是臺灣防疫體系整備與升級的關鍵里程碑,也特別感謝所有防疫英雄們長年累月的努力與奉獻,未來要更加勇敢前進,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健康、安全、有韌性的臺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