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教育部推動AI素養教育 開啟人工智慧教學新模式

教育部推動AI素養教育 開啟人工智慧教學新模式

為因應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教育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24年提出以人為本、倫理道德、技術應用與系統設計等四個面向、三個層次的「學生AI素養架構」及「教師AI素養架構」,為AI世代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揭示了教學目標與方向。

為符應UNESCO提出的AI素養架構,培養學生AI世代的核心能力,教育部委託中央大學團隊辦理「國小AI素養教學前導計畫」,透過計畫培訓教師教導學生應用AI所應具備的素養,近日已完成全臺11個縣市共13場次的教師工作坊,吸引279位國小教師主動報名參加,共同探索AI素養導向的教學模式及教學設計,讓學生從小學習如何與AI進行有效的人機協同合作,並能在道德且具意義的基礎上運用AI,以增進個人與社會的整體能力。團隊將於7月持續辦理初階教師回流分享會議及2場進階工作坊,期待老師們後續能回到課堂中實踐,透過課程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真實問題,並能與AI協作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教育部表示,未來世代與AI的連結已是密不可分,並深刻影響人類未來的生活型態,教育部從教導學生認識與學習AI到學會正確應用AI來幫助終身學習兩軌進行,推動各項適應未來能力的教育政策,前導計畫的目的就是協助學生培養與AI時代接軌的能力,不僅具備批判思維與創造力,更能學習負責任地、安全地使用AI技術。中央大學計畫團隊表示,工作坊提供教師實際體驗運用生成式AI幫忙寫程式,設計出簡單的網路遊戲,讓教師理解生成式AI下指令的方法與重要原則,並進一步反思UNESCO所提「學生AI素養」的內涵。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參與素養導向教學的歷程,從遊戲設計體驗、提供鷹架協助知識「系統化」,再將知識統整內化後反思形成自己的知識,最後應用知識解決真實的問題。教師藉由素養導向教學的經驗,未來在教學現場更能落實學生AI素養的教學。

透過本次教師工作坊,教師親自體驗以AI解決學習任務的過程,並進行經驗統整與反思,有助於建構出呼應國際AI教育趨勢的教學觀點。參與的教師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坊課程後,對課程設計內容以及AI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表示高度認同與滿意。他們認為,課程幫助他們更清楚地理解學生在面對AI時代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並願意在教學現場持續導入AI素養相關課程。參與工作坊研習的宜蘭縣中山國小林穎俊老師說,未來教師應該訓練孩子更清楚地表達需求,善用 AI 將想法實現,而不是拘泥於每一行程式碼的細節。新北市麗林國小官慶惠教師在參與工作坊後,回到教室課堂中實踐,也體認到學生接觸AI工具過程中,能學會去發現與反思問題,希望未來能在更多課堂中持續推動這樣的學習模式。

教育部將持續辦理進階版教師工作坊,並適時向上擴及至國中教師培訓,在教學現場持續推動素養導向的AI教育,讓更多學童能夠全面理解人工智慧,並思辨其對自己與未來社會的深遠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