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北部新聞台北市數位實中-「有我在,不要怕」數位實中學姊學妹 扯鈴牽絆起跨屆互動

數位實中-「有我在,不要怕」數位實中學姊學妹 扯鈴牽絆起跨屆互動

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公園路21號

新聞聯絡人:秘書  黃翊軒 02-25625101轉12

【發稿日期:114年7月1日】

【主題:「有我在,不要怕」數位實中學姊學妹  扯鈴牽絆起跨屆互動】

【臺北報導】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高三學生鮑婷煖與高二學生羅敬雯,於本學期參加「教育盃中小學民俗體育運動錦標賽」,在時間緊湊、程度差異等挑戰下展現高度默契與團隊精神,拿下甲組扯鈴高中女子雙人賽冠軍的佳績。這段跨年級合作的經歷,不僅成就了一場精彩的比賽,更是在社團制度的重新想像之下,伴隨而來的動人青春故事。在結業式的今天,敬雯與師生們分享了這段故事。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34122/aec33126-bbac-42b1-8221-257aec301fe5.jpg

 比賽前的公園裡,陽光透過老樹的縫隙斜斜灑落,幾道細細的光束像舞台上的聚光燈,灑在練習場上的兩位女孩身上。敬雯手裡的扯鈴有些發顫,神情緊張。「沒事,掉了再來一次就好!」這聲簡短卻溫暖的安慰,來自她的搭檔,也是她的學姊──婷煖,就像一根穩固的繩索,將敬雯懸在空中的不安輕輕牽引回地面。

 這場沒有華麗舞台的雙人扯鈴比賽,對這兩位來自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的女孩而言,是她們青春裡一段關於信任、陪伴與蛻變的註腳。

 婷煖從國小就開始練扯鈴,是圈內的「老手」。一路從個人賽、團體賽走來,她早習慣在場上獨自承擔節奏與失誤。但心裡始終懷抱一個念頭:在高中畢業前,參加一次雙人賽。這個夢想卻因人數不足、找不到夥伴,一直擱置。直到某天,她在弘道國中活動中心看到跟著國中隊練習的高一女孩──敬雯,才鼓起勇氣發出邀請。她知道敬雯程度不是特別好,是個剛起步的「初學者」,但她也知道,對方眼神裡有一種願意努力的光。

 高一時,敬雯拒絕了婷煖的邀請。她小時候雖短暫接觸過扯鈴,卻因升學壓力中斷多年。剛進高中才重新拾回,對技術的生疏、自我懷疑與「我是不是會拖累她」的壓力,讓她不敢答應。直到一年後,學姊即將畢業,最後一次比賽機會逼近。婷煖不死心,邀請變得更加頻繁。敬雯終於開口說出內心的猶豫與不安。沒想到學姊回得簡單而篤定:「有我在,不要怕。」這句話,不只接住了敬雯的恐懼,更點燃了她想挑戰自己的決心。

 敲練習時間在忙碌的數位實中更是一大困難,沒有固定社團課,特殊的一生一課表,還得顧畢業專題、畢業展、數實祭……等。她們只能利用零碎時間,在弘道國中操場、吉林基地附近的公園裡見縫插針地練習。

 三週不到、十次以內的練習,從動作設計、走位安排到音樂選曲,全都自己來。婷煖為敬雯量身打造簡化版的動作,維持表演美感,卻不讓她因動作太難而沮喪。即使如此,敬雯仍覺得自己「菜到不行」,常常拋鈴失誤、節奏亂掉,一度覺得是不是該放棄。「但學姊從來沒有不耐煩,連深呼吸壓抑不耐煩的動作都沒有。她總是笑笑地說『沒關係,再一次就好』。」

 也正是在一次次錯誤與重來中,敬雯放下了偶像包袱與完美主義。「我以前很怕出糗,怕別人笑我。但在這段過程中,我發現,進步不一定要完美,而是要敢試、敢丟臉。」婷煖則回憶:「我本來是比較正經的人,但敬雯很有趣。有一次我設計一個動作是雙手大字型拋接,她居然說那招叫『派大星』!真的很搞笑,練習的氛圍就活潑了起來。」不只氣氛,敬雯的技巧也在每一次練習中明顯進步。婷煖笑著說:「她每次來練習,我都看得出她有進步,真的很棒!」

 比賽當天,兩人站在評審席前。敬雯緊張到手心冒汗,動作簡單但考驗默契,音樂節奏不難卻要求精準。「我看著學姊對我點頭微笑,就突然不怕了。」敬雯說。雖然覺得表現還是受到太過緊張的影響,沒有練習時流暢,但沒有重大失誤,順利完成演出,拿到81分的高分,對她們而言,那已是最好的肯定。

 這次比賽不只是學姊圓夢,也是學妹的轉捩點。一場從不確定、膽怯,到願意相信自己、相信別人的旅程。這次合作,也讓婷煖重新思考自己與扯鈴的關係。從選手到引導者,她開始萌生未來指導後輩、帶隊教學的想法。敬雯則把這段經歷視為轉型起點。她說:「我希望未來能編一套自己的扯鈴表演,在國際交流的場合展現這項文化才藝。」

 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社團制度彈性,沒有倒社記警告的壓力,沒有強制考核的制度,有的只是因興趣聚集的夥伴。在這裡,社團不像傳統高中那樣「運作得像一間公司」,反而因為自由,讓真正喜歡的人有了空間深耕與發展。

 扯鈴對婷煖、敬雯來說,不只是運動、也不是比賽工具,而是一段青春的共同語言,在節奏與拋接之間緊緊相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