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外界關心北捷車站廁間坐式與蹲式馬桶數量比例,臺北捷運公司說明如下:
臺北捷運公司在重置廁所的過程中,同時觀察到社會結構變化與高齡化族群增加趨勢,因此主動增加坐式馬桶比例;100年至108年期間改建的29處廁所,已將坐蹲式馬桶比例提升為3:2,共增加了51個坐式馬桶,高於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建議的坐蹲比2:3,及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建議的坐蹲比1:1。
109年以後改建的21處車站廁所,再次主動將廁所坐蹲比例提高至3:1以上,共計增加58個坐式馬桶,亦全面配置清潔液與衛生紙,解決民眾擔憂的衛生問題,同時保留至少1座蹲式馬桶,以符合現代高齡化的需求並兼顧不同使用偏好。
根據99年1月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公布的《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提出建議坐蹲式馬桶比例2:3;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規劃的《捷運車站廁所衛生設備數量及設計原則》,108年後也將建議坐蹲式馬桶比由原本規劃的比例1:1提高至2:1,提供各設計顧問公司做為新路線捷運車站興建依據。
臺北捷運早期建置車站與初期廁所重置時期,當時民眾對公共衛生的使用習慣及意見,車站廁所規劃以蹲式馬桶為主。近年來,隨著社會結構急遽改變及高齡化社會影響,年長者比例提高,民眾對坐式馬桶的接受度與需求顯著提升,臺北捷運與時俱進,調整坐、蹲廁間比例,同時全面配備清潔液與衛生紙,並於廁間加裝不鏽鋼扶手,提供更安全的如廁環境。
因應社會變遷及順應國外旅客習慣,臺北捷運將持續透過廁所重置或工程改善增加坐式馬桶數量,以提供旅客友善及衛生的廁所環境,接軌國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