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4.07.10
雲林縣政府持續推動下水道設施安全與操作標準制度化,參與114年度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舉辦之「全國下水道局限空間出入坑作業評鑑」,榮獲「佳作」肯定。此項成績彰顯縣府在落實工程風險控管與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上的紮實作為,獲得中央專業審查的正面肯定。
本次評鑑重點聚焦在「局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之制度建置、設備配置、現場操作及緊急應變等實務面向。雲林縣由水利處代表參與,透過縝密規劃、嚴謹執行與跨機關協作,展現出高度整備與執行能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下水道建設雖不顯眼,卻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它既是縣內水資源管理的重要一環,更是守護居民健康與施工安全的基礎。我們以『零災害』為願景,透過標準化流程與科技設備輔助,確保作業人員安全,也為公共工程品質樹立典範。」
此次評鑑獲獎,主要來自三項核心亮點:
標準作業程序到位(SOP)
作業流程依法規制定,包括:氣體偵測、通風換氣、穿戴防護具、防墜裝置及現場人員分工,落實層層把關,降低潛在風險。
強化跨機關聯防演練
結合消防、勞檢與代操作單位辦理現場模擬演練,如:低氧、有毒氣體環境與緊急撤離處理,全面檢視現場應變效能。
導入智慧裝備與警示系統
現場設置瓦斯偵測器、通風監控儀與人員定位裝置,提升事故預警與即時通報效能,強化風險預防層級。
張縣長進一步說明,本縣自斗六水資源回收中心完工啟用後,北港與虎尾等地之下水道工程亦陸續推動,透過系統性升級與工程導入智慧管理機制,不僅提升縣內污水處理涵蓋率,更進一步厚植水環境安全能量。本次參與評鑑成果,水利處將整理轉化為內部制度化參考指引,納入契約規範與工程作業管理流程,擴大應用於其他公共工程現場。
雲林縣政府表示,榮獲「佳作」不僅是對團隊專業執行力的肯定,更是實踐「安全治理」、「永續建設」與「民眾安心」施政目標的具體展現。未來縣府將持續整合科技、人力與制度三者,穩健推進下水道與水資源基礎建設,打造更安全、更有韌性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