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中部新聞雲林縣雲林縣政府推動文化轉譯與永續導覽人才培力-「114年度導覽解說人才深度培訓課程」開放報名

雲林縣政府推動文化轉譯與永續導覽人才培力-「114年度導覽解說人才深度培訓課程」開放報名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4.07.11

為深化地方文化內涵與食農教育實踐,並回應各界對在地觀光導覽品質提升的需求,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持續推動「社造點培力計畫」,今(114)年度特別輔導「雲林縣友善農業推展協會」辦理導覽解說人才深度培訓課程,將於8月起正式展開,期望藉由系統性訓練,培養一批具備在地知識、文化轉譯與旅遊接待能力的導覽人才,成為社區文化永續傳承的重要推手。

 

本次導覽解說課程共計60小時,規劃自8月2日起每週六、日辦理,為期五週,課程地點設於雲林縣文化觀光處三樓研習教室。課程內容涵蓋廣泛,包含食農教育、宗教信仰文化、節慶活動解說、導覽心理學、遊程設計、AR擴增實境應用、手機拍攝記錄、故事導入與情境營造等面向,兼具理論深度與實作導向,除課堂講授外,亦安排戶外實地踏查與導覽演練,提升學員的解說力與臨場應變能力。為確保導覽品質,課程最後將進行筆試與口試,並由具教學與旅遊實務經驗的講師組成考評委員,通過者將核發完訓證書,納入本府導覽人才庫,未來亦可優先參與文化觀光處或各社區活動之導覽任務,逐步建構雲林縣的導覽解說人力資源系統。

 

導覽解說人才培訓對雲林縣文化觀光的推展十分重要,導覽解說工作不僅是「講解旅程」,更是一種文化的再詮釋與知識的再生產。近年推動的文化轉譯政策,即希望透過導覽員的第一線接觸與分享,讓地方文化不再只留於文本與記憶,而是轉化為遊客可感、可參與的旅程體驗。本次課程也導入數位科技等新興技術,使導覽內容更具互動性與延伸性,符合數位旅遊時代的觀光需求。

 

文化觀光處為強化學員對「土地」的感知與尊重,本年度課程特別融合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精神,結合友善農業推展協會多年經營農村旅遊與農業體驗的專業能量,安排實地走訪農場、探索農作過程、學習堆肥與廚餘處理等環保知識,使導覽員不僅能「說文化」,更能「講永續」,實踐從田園到餐桌的文化行動力。

 

為積極配合文化與觀光的整合發展,並持續推動「文化平權」與「地方創生」雙軌並進。本次課程納入社區青年、婦女志工、導覽新手與中高齡轉職者,提供在地多元參與機會,也強化城鄉之間的文化流動與人力資源互補。唯有讓社區居民成為文化解說的主體,才能讓觀光不僅是「走馬看花」,而是走進「人與土地的關係網絡」,真正落實「文化生活化、生活文化化」的政策理念。

 

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至7月31日止,招收對象以本縣居民與社區夥伴為主,限額30人,額滿為止。報名費為新臺幣2,500元,包含保證金500元,凡全程完訓並參與評核者,將退還保證金。歡迎有志投入文化導覽、旅遊服務、社區參與的民眾踴躍報名。詳情及報名資訊可至協會洽詢(電話:0925-801-385 張小姐,傳真:05-5986648,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68em6nthuznq7rHq7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