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大學為準新鮮人開課 藝術與美感教育先修課程啟動新篇章

大學為準新鮮人開課 藝術與美感教育先修課程啟動新篇章

教育部為落實第三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之核心理念:「美感即生活:從幼啟蒙,扎根生活,在地國際,永續實踐」,自113年起委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推動「大學推動藝術與美感素養導向先修課程計畫」,為提升準大一生美感素養知能並銜接大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

本計畫結合「大學先修課程資訊平臺」,與平臺內多所大學合作,開設藝術與美感素養為核心的通識型先修課程,對象以準大一新生為主,並於高三期末至暑假期間選修多元藝術課程,提供學分抵免機制,協助學生提早接觸大學課程,進而提升學習適應力與培養專業興趣。113年起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及國立嘉義大學加入本計畫開設8門藝術人文領域先修課程。

教育部表示,透過先修課程有效銜接高中與大學學習階段,可讓學生對未來大學生活產生濃厚興趣與期待,並在先修課程中體驗不同於高中教學的模式,課程的推廣效益與教學創新,也激勵教師研發更多符合高中與大學銜接需求的課程與教案。在實際課程中,多門課程融合場域學習與感官體驗,引導學生從「感受」出發,深入理解藝術內涵與形式轉化。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開設《藝術鑑賞(新媒體藝術)》課程帶領學生走入嘉義表演藝術中心,在互動裝置展演中體驗科技與藝術的交界。學生穿戴設備,穿梭於聲光感應的通道,互動中產生獨特的聲音與畫面反饋。不只是觀看展覽,更是主動參與作品生成的歷程。

由國立嘉義大學開設《玉石工藝與設計》課程中,教授帶領學生從挑選玉石、切磨、拋光,到以金屬線進行纏繞設計,體驗工藝從原石到作品的歷程。學生初次接觸玉石工藝,面對不規則的石塊,逐步學會以雙手與材料對話。課程不僅傳授技術,更帶領學生體會創作的自信與成就感,展現藝術教育在實作與思考並進的價值。

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開設的《0 plus程式設計與美學創作》課程中,以全英授課引導學生從零基礎認識 HTML、CSS、JavaScript 到 P5.js。學生從對程式語言的陌生起步,逐步嘗試用代碼構築色彩與互動效果。期末將發表「互動鍵盤」至少具備兩個八度音階,學生能自由設計鍵盤樣式與風格。從鍵盤敲下的每行指令,化作螢幕上跳動的音符與圖形,展現科技與藝術交織的多元想像,也開啟學生跨領域創作的嶄新視野。

這些課程不僅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更讓他們在真實體驗中培養觀察、詮釋與表達的能力。美感素養導向先修課程成為高中與大學之間的重要橋樑,讓學生在進入大學前便能預先探索自我興趣、接觸跨領域知識,降低對未來學習環境的陌生感與壓力。

未來將持續透過平臺(https://cis.ncu.edu.tw/ApcourseSys/hom)與多元媒介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並鼓勵更多高中與大學生參與,從美感出發,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培育具備跨域整合與創造力的新世代學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