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衛生福利兒童發展篩檢上路滿週年 服務利用逾40萬人次

兒童發展篩檢上路滿週年 服務利用逾40萬人次

國民健康署自113年7月1日起推行「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提供未滿7歲兒童6次免費發展篩檢,一年來已完成逾40萬人次,發現逾2.5萬名兒童疑似發展遲緩,另有6.3萬人次需由醫師持續追蹤及提供衛教。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依時程帶兒童接受篩檢,把握發展黃金期,及早發現異常並介入。

專業醫師齊投入 未滿7歲兒童全守護

    為落實賴總統健康台灣之「全面優化兒少醫療照護」政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13年7月1日起實施「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運用專為臨床醫師使用所研製之本土化及標準化篩檢工具,在兒童發展關鍵年齡、未滿7歲前,加碼提供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四大面向進行篩檢。推動以來,持續廣納全國基層醫療量能,截至114年6月底,全國有超過1,200家醫療機構,2,600餘位兒科、家醫科及幼兒專責醫師醫師參與執行本項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總計完成40萬2,594人次篩檢。

依據國民健康署針對接受篩檢人次統計結果,有6.3%有疑似發展異常情形,需由篩檢服務醫師協助轉介至全國88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或評估醫院,接受進一步評估與追蹤,此外,大約有15%屬於須持續追蹤、衛教,以確認發展狀況。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表示:「兒童的發展只有一次,錯過難以重來。若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就有機會透過家庭的支持與專業的療育介入,幫助孩子迎頭趕上同齡的發展進度。」

按時篩檢到異常評估:「逆轉」發展遲緩問題與改變人生

麥建方小兒科診所麥建方醫師分享了4歲小安的故事,小安在外觀看起來成長正常,但媽媽長期觀察她情緒起伏大、學習時容易失控,例如玩積木時常常突然大哭、畫畫也容易失去耐性亂塗,甚至走路也常跌倒。經醫師發展篩檢,初步判定其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表現落後,雖語言與社交發展正常,卻在單腳跳、剪紙與畫圖等項目未過關。

經醫師立即提供衛教,並協助轉介到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透過多科別完整評估後,除了動作發展遲緩外,竟還有嚴重視差造成的立體視覺障礙,影響部分小安的空間感與手眼協調能力,而這些發展困難誤被視為情緒或注意力問題。在安排視力矯正、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後,小安的情緒穩定許多,也能逐步完成畫圖與積木拼圖的活動,成功「逆轉」了發展困境,讓家長終於放下心中大石。

家長指南:3大關鍵步驟助家長,掌握孩子發展黃金關鍵期

為協助家長掌握孩子發展狀況,國民健康署製作《從兒童發展篩檢到聯合評估:家長指南》懶人包,引導家長正確落實三大關鍵步驟,包括:

  1. 平時觀察:提醒家長平時運用《兒童健康手冊》觀察與記錄孩子的發展情形,並藉由簡單問題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注意。
  2. 按時篩檢:依據「未滿7歲兒童6次發展篩檢服務」之時程(6個月至未滿7歲),家長可透過掃描QR code,查詢鄰近的篩檢服務院所。
  3. 異常及早評估:篩檢醫師若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異常之情形,會協助開立轉診單,轉介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由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之醫師進行初步評估,倘有多重發展遲緩問題,將會進一步由該中心之跨專業團隊(醫師及治療師等)進行聯合評估,並依據評估結果安排後續療育或追蹤。

國民健康署表示,兒童發展篩檢政策是一項關鍵的健康投資,這不僅關乎一位孩子的未來,更可能改變一個家庭,唯有透過家長及專業醫護人員通力合作,透過三大關鍵步驟及早發現、即時介入,才能讓每一位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掉隊。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務必按時程帶孩子接受兒童發展篩檢,有任何異常亦需及早接受進一步評估。家長可上網查詢院所https://reurl.cc/mY973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