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7月17日「台灣聆聽日」與7月18日「世界聆聽日」,新北市環保局今(114)年攜手台灣聲景協會,將於7月18日上午9點10分至12點20分在中和四號公園舉辦「城市寧靜的戰鬥與演習」系列活動,透過聲音觀測與環境教育的多元體驗,邀請市民重新認識聲音與生活環境的關聯,共同打造舒適宜居的城市。(活動連結:https://reurl.cc/koZ5MK)
環保局表示,此次活動延續2024年獲得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之「寧靜追蹤師 Quiet Tracker」計畫,並呼應「台灣聆聽日」本年度主題,恰逢7月17日北部地區舉行萬安演習,當日下午針對全市交通進行管制,包括車輛、公車與YouBike等運具皆須短暫的交通靜止,中和四號公園就成為了本次「城市寧靜演習」首選活動現場,城市回歸難得的靜謐狀態,是最佳的聲景觀測時機。
環保局在「台灣聆聽日」當天設置由中央研究院與源壹科技合作研發的「聲音盒子」,即時量測萬安演習前後的聲音變化。透過科技數據分析,具體呈現城市在短暫交通靜止時刻所帶來的聲音落差,藉此提升社會對噪音污染與都市寧靜價值的重視。
此外,活動成果將於隔(18)日的「世界聆聽日」在中和四號公園正式發布,活動現場除了展示聲音盒子量測數據,並規劃包含聽力保健推廣、寧靜移動體驗、都市聲景散步及專題論壇等互動活動。
另為提升耳機安全使用意識,現場與華科基金會合作設置「耳機音量體驗區」,讓民眾實際比較在安靜與噪音的環境下耳機聆聽的差異,強化耳機使用安全與聽力保健意識。
18日活動現場將邀請市民朋友試乘由Gogoro提供的電動機車,感受低噪音運具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台灣聲景協會當日也將帶領「聲景走讀」行程,引導參與者用耳朵觀察城市中的自然與人為聲音,提升聲音感知與環境敏銳度。
環保局指出,經統計每年新北市府受理之環境噪音陳情案件中,以機車噪音為最大宗,除了非法改裝導致行駛間所造成的音量超標,老舊車輛或排氣管等其他相關零件耗損亦可能造成噪音擾民。交通部已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自114年1月1日起,車輛若未使用經認證之排氣管,將處以新臺幣900至1,800元的罰款;即便是原廠或經認證的排氣管也不代表不會受罰,若不當行駛於道路或車輛排氣管破洞等其他原因導致噪音,經科技執法路段設備檢測超標,將依噪音管制法處罰新臺幣1,800到3,600元。
環保局補充,暑期期間為遏止青少年飆車及改裝噪音車擾民情形,新北市環保局與基隆、臺北及桃園市攜手合作,自112年起推動「麥噪」專案,於7月至9月期間進行暑期聯合稽查專案,各市的環保局、警察局及監理單位聯手,加強聯合取締夜間噪音車輛。
新北市目前已設置200處噪音車科技執法設備,除了加強夜間跨區域聯合稽查外,白天亦有噪音車科技執法、改裝車路邊攔檢驗排氣及針對從事車輛改裝之店家聯合稽查等多元方式,全面遏止噪音車擾寧問題。去(113)年科技執法共開罰4,700件,環警合作攔查共執行219場,開出4,059張罰單。
而今年統計至6月止,科技執法已開罰2,341件,而環警攔查已執行134場,共開出822張罰單。另暑假期間於7月1日至15日晚間共攔查1,998車輛,並結合噪音車科技執法設備,共取締57件噪音車,皆立即告發並限期改善。
環保局強調,透過本次「城市寧靜的戰鬥與演習」系列活動除了加強宣導噪音防制外,也進行聽力保健教育,歡迎市民朋友於7月18日親臨中和四號公園,體驗由聲音構築的城市探索旅程。
未來新北也將持續透過科技執法與公民參與,期望將「寧靜」成為都市發展的重要指標,推動新北市成為低噪、健康、永續的城市。
資料詳洽:
空氣品質維護科 邱庭緯科長 電話:(02)2953-2111分機3261
新聞聯絡人 黃文仰主任 電話:(02)2953-2111分機2057
新聞聯絡人 杜承諭 電話:(02)2953-2111分機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