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4.07.22
為提升文蛤育成率,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於今(22)日上午9時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海水養殖研究中心臺西試驗場,辦理「高經濟水產動物生產管理與防疫講習會」,協助養殖業者強化科學化管理知識,提升文蛤育成與生產效率。
課程中也介紹光合菌的應用與增殖技術,協助養殖戶大幅降低使用成本,並建立正確觀念;「光合菌不是治病的藥,而是維護水質的保健品」,專家強調光合菌需長期穩定使用,才能有效改善池水環境與文蛤健康,是永續養殖的關鍵策略,此外,光合菌可作為極端氣候下的養殖調控幫手,「雨前施菌、雨後補菌,維持菌量」以應對天氣劇烈變化下仍能維持水質的穩定。
防疫所所長廖培志表示:文蛤為對水質極為敏感的物種,強調「防重於治」的健康管理原則。過去漁民多仰賴經驗與液態飼料培養藻類,如今藉由科學化檢驗與系統化管理,養殖業者能自主監測與調控池水環境,提早預防疾病風險,尤其在颱風來襲或暴雨後的水質維護。防疫所盼透過本次講習,協助蛤農建立更穩健的養殖模式,確保文蛤產業健康發展與產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