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中部新聞雲林縣從海線出發,看見家鄉的未來—青年產業探索行動登場

從海線出發,看見家鄉的未來—青年產業探索行動登場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14年8月18日

為提升青年對家鄉產業的理解與認同,並引導大專青年思考返鄉就業與職涯規劃的可能性,雲林縣政府每年持續推動「雲林青年交流活動」,今(18)日特別規劃辦理走訪雲林海線地區的在地企業參訪行程,帶領青年們體驗在地產業現場的溫度與故事,在土地記憶中尋找未來方向,凝聚雲林青年的認同與歸屬感。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指出,本次交流活動以「親自體驗家鄉的溫度與故事」為主軸,邀請雲林大專青年一同返鄉參與,走入產業、認識在地,透過實地參訪與深度交流,強化對雲林發展的參與感與責任感,進一步打造青年返鄉的能量網絡。活動特別精選兩大具代表性的海線產業場域,結合返鄉創業與綠色農業創新,讓參與者在放鬆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首站「好蝦冏男社」,由返鄉青年李富正創立,將傳統漁業轉化為觀光與教育兼具的創業基地。活動安排親自體驗釣蝦與養殖作業,了解現代漁業的挑戰與轉型故事。另一站「微醺農場」亦為返鄉青年黃衍勳創立,以友善農法、智慧農業為特色,參與青年親手採摘新鮮蔬果,並安排黃衍勳分享創業歷程與農業品牌經營心得,發掘農業六級化背後的多元價值。

 

謝副縣長強調,2025年是「雲林縣菁英人才培育元年」,縣府正積極導入數位科技與智慧應用,加速推動青年就業與產業轉型,實現「育才、留才」的政策目標,帶領雲林從傳統農業大縣邁向「產業創新、農業升級」的新方向。推動農業六級化與食品加工升級的同時,也全面佈局次世代科技產業鏈,目前已規劃「9+1產業園區」,如斗六智慧電動車創新園區、虎尾航太機械園區、麥寮綠色產業科技園區與斗南智慧物流冷鏈園區等。雲林縣政府也持續強化基礎建設與青年宜居環境,包括穩定水源(如湖山水庫)、發展再生能源與培育在地人才,打造一座宜居、宜業、宜創業的青年友善城市。期待透過系列青年參訪與交流活動,將政策願景落實在青年心中,激發他們投身家鄉的熱情與行動。

 

雲林縣政府勞青處處長張世忠表示,此類兼具互動性與探索性的活動,不僅有助於激發青年的潛力與創意,拓展對地方的多元視野,也能促進彼此交流與友誼,讓這個夏天既充實、又溫暖。他進一步指出,透過實地走訪雲林在地的農業與漁業產業,期望青年能更深入了解家鄉的產業發展與轉型脈絡,進而激發更多創新思維,為返鄉就業或創業奠定基礎。張處長也邀請青年朋友持續關注勞青處未來推出的各項活動,更多精彩、創新、有趣的企劃正陸續展開,歡迎大家熱情參與,一起玩出家鄉的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