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全國社區大學發展會議」於今明(20、21)兩日在臺北市舉辦,參與會議的各地方政府、社區大學及全國性社區大學民間團體,與各議題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聚焦討論社區大學推動理念、經驗與成果。教育部朱俊彰次長及終身教育司梁學政司長到場親自表揚114年度辦理社區大學業務績優地方政府與績優社區大學,計有21個縣市(特優2個、優等12個、甲等7個)及85所社區大學(特優8所、優等47所、甲等30所)獲獎。
朱俊彰次長表示,全國社區大學校數已達90校,從87年第一所社區大學成立到107年社區大學發展條例公布,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都不停歇地向前邁進。隨著我國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且青壯年對於終身學習的需求提升,業務推動可預期將進入新高峰。對此,教育部持續支持地方政府與所轄社區大學推動業務,提供民眾更完善的終身學習。此外,朱俊彰次長肯定地方政府及社區大學對業務推動的精進與深耕,教育部亦將持續提供民眾更完善的終身學習環境,與社區大學共同面對未來挑戰。
為期兩天的全國社區大學發展會議,由朱俊彰次長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林奕華副市長共同致詞揭開序幕,會議配合中央重大政策推動,聚焦討論與分享多元重要議題。其中第1天「中心議題:社區大學的永續經營」,邀請華梵大學蔡傳暉校務顧問主持,率南港社大曹錫智副校長、羅東社大吳國維校長、新莊社大度昀奇主任秘書共同與談,聚焦師工學共治模式下的社區大學永續經營,及永續經營圖像分享;「社區大學與第三人生大學合作新契機」由終身教育司梁學政司長主持,偕同國立中正大學詹盛如副校長、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基隆社大蔡素貞校長與談,探討我國不同終身學習體制的發展與演進,及第三人生大學的推展。此外,安排分組討論,在跨部會機關代表、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帶領下,深入探討「地方知識島」、「數位/網路性別霸凌」、「社會情緒學習」等議題。
第2天的「專題討論:社大的新未來~從地方走向國際」,邀請國立屏東大學楊智穎教授主持,內湖社大林明志主任秘書、板橋社大陳書吟主任秘書、旗美社大張正揚校長與談,分享社區大學的國際化價值與接軌國際的實務經驗。此外,會議也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及所轄社大特別安排下,規劃3條在地參訪路線─「大稻埕街區經濟與地方創生初探」、「桂花大道鐵支路暨車站總動員實境遊戲」、「以北投學談論公共化實踐經驗」等在地學習,使與會人員深刻體驗大同社大、南港社大及北投社大推展「社區大學發展條例」第3條地方性的豐富樣貌。
教育部表示,一年一度全國社區大學業務推動相關人員的大交流,是中央、地方政府與社區大學寶貴時光,期待透過會議的交流,共同致力互助共好,落實社區大學發展條例精神,以達全民終身學習、社區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