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14.9.22
雲林縣政府運用本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雲林國際青年商會辦理「雲林縣114年度據點長者健康促進方案」-【百人歲、萬歲康,雲林上場夯運動-爺奶運動直播派對】,今(22)日於斗六市鎮西里集會所登場。透過直播、影片拍攝,並在智慧科技輔助下,同步傳播雲林縣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社區,讓長輩們隨時隨地看著影片揪來動。
雲林縣長張麗善、縣府社會處長林文志、社團法人雲林縣雲林國際青年商會會長簡于傑、縣議員陳永修夫人柯嘉君、陳芳盈議員秘書郭米蘭、斗六市民代表會賴瑪玲代表、斗南鎮公所主秘盧瓊枝、鎮西里長張寶德等人一早跟著舞蹈老師帶領各據點與長青食堂的幹部和志工伙伴動起來,讓平時忙於各據點及長青食堂的服務人員、志工等能透過運動直播派對觀摩學習,將運動模組帶回據點及食堂,帶領長輩一同透過運動,預防及延緩失能、老化。
研究指出,高齡者因老化而造成身體功能的衰退,包括肌力、肌耐力、關節活動度、平衡感、敏捷性等。張麗善縣長指出,雲林縣是個高齡化縣市,高齡比例已逾21%,失智比例更占高齡者當中8%,如何讓長輩能夠在地安養、在地老化、延緩失智、延年益壽,是縣府團隊積極努力目標。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縣截至114年9月長青食堂共設有197處、每日約有1萬5000名長輩一同共餐,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設有200處。縣府推動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長青食堂計畫,除了提供長輩們好吃、健康的食物外也照顧老人飲食問題,更結合其他縣內各項老人福利措施,例如巷弄長照站、樂齡中心、長青學苑、日間照顧等種種措施,藉由共餐的機會鼓勵長輩們多出門走動,同時參與社區中運動、娛樂、學習等多元課程,實現在地老化及多元連續服務之目標。
張麗善縣長指出,今年縣府整合推動【雲林縣愛老總綱領】全面就長者食、衣、住、行、醫、養、友、心、樂、學等10大面向擴大服務。此次雲林縣政府特別請到台灣師範大學張少熙教授與南華大學郭怡伶老師共同為雲林縣長輩設計一套非常簡單的運動方式,希望讓長者肌力、肌耐力、平衡感增能、賦能、不要失能。藉由數位科技之技術,輔助高齡者提升身心健康,以多元有趣的運動直播派對,提供高齡者體能訓練,可以打破地域之限制,讓高齡者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享有同等品質的運動學習資源。進而提升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及動態敏捷性等層面之體適能發展。協助高齡者建立良好運動習慣、促進社會參與,完成在地老化、活躍老化之目標,並落實「雲林縣愛老總綱領」-「樂」及「學」面向。透過標竿學習的方式,激發創意,各種措施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終結貧窮、消除飢餓、健康與福祉等目標。並希望透過跨局處多方合作,讓雲林縣長輩整體平均壽命能夠超越全國。
縣府社會處長林文志指出,感謝台師大張少熙教授、南華大學郭怡伶老師、雲林國際青年商會一同辦理線上直播運動課程。雲林縣政府積極開發教材《雲林上場夯運動-爺爺奶奶一起來運動》線上運動影片,將成為促進社區自主健康管理的基石,運動影片有效減少社區在人力資源與經費的依賴和限制,而實體的運動直播派對,則能鼓勵更多高齡者外出參與健康促進活動,推動社會福祉提升,增進高齡者的身心健康,為社區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促進模式。
南華大學郭怡伶老師特別說明,這次活動設計主要以高齡者肌力為主,因高齡者下半身的肌力非常重要,所以在活動設計過程,會以下半身為主要設計來源,然長者上半身上肢也需要多加照顧。整個活動設計會是讓全身上下肌力都能做訓練。此外,這次運動設計原理是希望長輩們在居家環境就可以做運動,在設計內容會以居家現有器材為主,例如椅子、水壺等等,讓長輩們在家就能跟著影片一起運動。
林文志處長補充,「雲林縣114年度據點長者健康促進方案」百人歲、萬歲康,雲林上場夯運動-爺奶運動直播派對,從114年9至11月預計辦理3場次,除今日斗六場,未來也會在虎尾綜合社會福利館、北港老人會舉辦,希望號召更多長輩無論在長青食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或是居家都能一同參與自主學習、自主訓練、自主運動,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