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雇主理解並落實「職場合理調整」,台中市政府勞工局與勞動部於8月8日及9月25日共同舉辦「職場合理調整宣導說明會」,活動當日現場導讀並詳盡說明「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吸引多家企業工會、事業單位、就業歧視評議委員、勞資爭議調解人及就業服務人員參加。
勞工局說明,除邀請專家學者講授合理調整概念與實務,另特別安排身心障礙者分享自身合理調整經驗。小慈因先天性青光眼導致雙眼僅存些微光覺,於109年參加身障特考錄取後分發至某公務單位,該缺額的工作內容為出納,部分工作流程需填紙本單據,且需外出至指定銀行辦理轉存、匯款工作,對於其障礙確實不易勝任。僱用單位考量小慈的障礙狀況,調整其業務為研考及總機,並安排定向行動訓練,熟悉上下班搭乘公車路線及辦公大樓環境。此外,更連結中市交通局於辦公大樓附近馬路加設號誌燈蜂鳴器,以及建立大樓保全為自然支持者,協助小慈過馬路。小慈表示,合理調整的概念不是為了增加雇主麻煩,而是希望在平等與人權的基礎上,創造勞雇雙方雙贏的願景。
另外,阿辰原本是一名健身房教練,但一場車禍導致頸位脊髓損傷,僱用單位將其職務轉為教育訓練課程規劃專員,並配合阿辰需要固定就醫復健,調整上班時間;此外,因應阿辰使用輪椅,透過職務再設計補助增設輪椅升降平台及改善廁所無障礙空間。阿辰於活動中特別強調,「有了這些調整,讓我更有安全感,也更有動力去回饋公司,這對我來說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找到新的方式繼續努力」。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推動合理調整,不僅是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精神,更是雇主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打造多元共融職場文化的具體行動。合理調整,不是特權,而是一種平等的起點,只要願意多一步傾聽、多一點調整,就能為職場注入更多溫度與可能性。
勞工局說明,「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於今年7月1日由勞動部訂定生效,內容涵蓋雇主於招募、進用與締約,以及僱用關係成立後,應如何因應身心障礙者的個別需求,提供合適的調整措施,並如何運用多項政府協助資源,讓每位勞工都有機會在安全、公平及友善的環境中盡展才能,成為職場中不可或缺的勞動力量。勞工局已建置職場合理調整諮詢輔導及跨科處橫向資源連結機制,雇主或身心障礙者如有服務需求,歡迎致電諮詢窗口04-22289111分機35426,將由專人提供服務。(10/9*11)*勞工局
新聞發布單位:勞工局福利促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