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在地耕耘35年的新港文教基金會,於12月13日獲頒「文化部第一屆社區營造獎─社造貢獻獎」,14日獲頒「行政院111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民間團體類」,由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頒發兩大獎項。
新港文教基金會陳政鴻董事長表示,35年來社造能夠在新港從無到有,開花結果,正是因為相信由下而上的協力共好,透過眾人集結力量,能夠讓個人達不到的理想,藉社區參與、團體合作讓理想得以實現,感謝一路支持與陪伴基金會成長與蛻變的大家,更感謝基金會鐵三角(董事會、義工團、秘書處)的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新港—微笑的故鄉,一代又一代、一棒接一棒在社造路上繼續努力。
以藝文閱讀起家的基金會持續辦理藝文展演活動,35年來累計數千場,吸引百萬人共同參與,基金會從獨樂樂走到眾樂樂,而後又走上寓教於樂;行駛著維泰號行動圖書館,每週進入社區與學校,27年來讓每一個新港人都能乘著書本飛閱世界。
從新港百年舞鳳軒到古民國小宋江陣,保存台灣傳統農村原有的子弟戲團,也留住文化根基;除了傳統文化的保存與推廣,更鼓舞在地國小教師江季鴻組織嬉班子樂團,向下扎根有系統的培力教學,更多次入圍金曲獎。
此外,藉由舉辦6屆的國際社區藝術節、數十次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等,利用接待家庭的方式與異國朋友直接溝通、互相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誼,新港雖是台灣典型農村社會,但在國際交流方面已累積豐富經驗,從在地延展國際的社區藝文展演與交流。
為提倡環境永續,基金會創會至今,「愛我家鄉,捨我其誰!」對環保工作一向不遺餘力,包括初期的田園撿拾農藥瓶、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教育與推廣、成立自然農場、廚餘回收再利用、新港自然生態教室、發起大甲媽淨港計劃,減少一次性餐具對環境的破壞,從自己的生活環境出發,推廣環境/食農教育。
「希望下一代不變壞!」新港文教基金會表示,這是他們成立的初衷,透過文化與教育以人為本對社會及土地做全面關懷,籌辦「相信工程」,建立新港社區支持網絡,除了孩童,以「自己社區的老人家,自己來照顧」為號召,活躍樂齡在地老化。
今年剛好是基金會創會35週年,新港再次集結新港人的力量,轉動美麗的故鄉,「從服務轉向社會設計的創新參與」、「從在地延展國際的社區交流」、「從學齡前跨越高齡世代的全齡社造」、「從傳統農業到食農教育的責任消費與生產」、「從實體閱讀到數位內容的轉型」奮力不懈。
「因為人,故鄉永不凋零!」新港文教基金會建立一套完整的義工培訓體系,從13歲到90歲,300多位的大小義工,分組分工、群策群力,共同守護著「新港—微笑的故鄉」,走過35周年,以「共創新港動」邁向下個世代,讓新一代的新港小孩回到故鄉,集結不同世代,用行動創造感動,一起驅動故鄉向前邁進,在社造的路上一起「結乎行」。
國家認定社造與永續—新港35不斷電,青銀一起結乎行
嘉義在地耕耘35年的新港文教基金會,於12月13日獲頒「文化部第一屆社區營造獎─社造貢獻獎」,14日獲頒「行政院111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民間團體類」,由行政院長蘇貞昌親自頒發兩大獎項。
新港文教基金會陳政鴻董事長表示,35年來社造能夠在新港從無到有,開花結果,正是因為相信由下而上的協力共好,透過眾人集結力量,能夠讓個人達不到的理想,藉社區參與、團體合作讓理想得以實現,感謝一路支持與陪伴基金會成長與蛻變的大家,更感謝基金會鐵三角(董事會、義工團、秘書處)的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新港—微笑的故鄉,一代又一代、一棒接一棒在社造路上繼續努力。
以藝文閱讀起家的基金會持續辦理藝文展演活動,35年來累計數千場,吸引百萬人共同參與,基金會從獨樂樂走到眾樂樂,而後又走上寓教於樂;行駛著維泰號行動圖書館,每週進入社區與學校,27年來讓每一個新港人都能乘著書本飛閱世界。
從新港百年舞鳳軒到古民國小宋江陣,保存台灣傳統農村原有的子弟戲團,也留住文化根基;除了傳統文化的保存與推廣,更鼓舞在地國小教師江季鴻組織嬉班子樂團,向下扎根有系統的培力教學,更多次入圍金曲獎。
此外,藉由舉辦6屆的國際社區藝術節、數十次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等,利用接待家庭的方式與異國朋友直接溝通、互相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誼,新港雖是台灣典型農村社會,但在國際交流方面已累積豐富經驗,從在地延展國際的社區藝文展演與交流。
為提倡環境永續,基金會創會至今,「愛我家鄉,捨我其誰!」對環保工作一向不遺餘力,包括初期的田園撿拾農藥瓶、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教育與推廣、成立自然農場、廚餘回收再利用、新港自然生態教室、發起大甲媽淨港計劃,減少一次性餐具對環境的破壞,從自己的生活環境出發,推廣環境/食農教育。
「希望下一代不變壞!」新港文教基金會表示,這是他們成立的初衷,透過文化與教育以人為本對社會及土地做全面關懷,籌辦「相信工程」,建立新港社區支持網絡,除了孩童,以「自己社區的老人家,自己來照顧」為號召,活躍樂齡在地老化。
今年剛好是基金會創會35週年,新港再次集結新港人的力量,轉動美麗的故鄉,「從服務轉向社會設計的創新參與」、「從在地延展國際的社區交流」、「從學齡前跨越高齡世代的全齡社造」、「從傳統農業到食農教育的責任消費與生產」、「從實體閱讀到數位內容的轉型」奮力不懈。
「因為人,故鄉永不凋零!」新港文教基金會建立一套完整的義工培訓體系,從13歲到90歲,300多位的大小義工,分組分工、群策群力,共同守護著「新港—微笑的故鄉」,走過35周年,以「共創新港動」邁向下個世代,讓新一代的新港小孩回到故鄉,集結不同世代,用行動創造感動,一起驅動故鄉向前邁進,在社造的路上一起「結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