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中部新聞彰化縣彰化地區二期稻之稻熱病、褐飛蝨發生警報 彰化縣政府呼籲農友加強防治、避免損失

彰化地區二期稻之稻熱病、褐飛蝨發生警報 彰化縣政府呼籲農友加強防治、避免損失

  近期彰化地區水稻正值分蘗期,再加上7、8月多個颱風侵台,經勘查發現南彰地區,飛蝨(白背飛蝨、褐飛蝨)成蟲及若蟲聚集危害,另也發現葉稻熱病發生情形,縣府呼籲農友加強防治,以保障品質及產量。
  白背飛蝨、褐飛蝨偏好聚集於稻叢基部危害水稻,其成蟲、若蟲喜刺吸危害,嚴重造成水稻倒伏、全株枯萎,形成「蝨燒」現象。建議稻農可檢視稻叢基部,若發現每叢水稻之飛蝨數量超過5隻時,應立即進行防治。
  稻熱病屬於真菌性病害,一期稻稻熱病普遍好發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隨著氣候變遷影響,一期、二期作病害發生時間會逐漸提早;葉稻熱病發病初期先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如環境適合則擴大成兩端較尖的紡錘形病斑。當秧砧或本田區水稻葉片出現稻熱病病徵,應即刻進行施藥。
  縣府農業處表示,依農業部農糧署統計資料顯示彰化縣二期稻種植面積16,939公頃,排名全國第一,為有效防治、控管稻熱病及褐飛蝨發生情形,並避免農友收益損失,農業處呼籲稻農,需把握防治時機,以確保產量。
  防治方法可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水稻推薦藥劑進行防治,褐飛蝨防治藥劑如:10%賽速安水溶性粒劑4,000倍、10%氟尼胺水分散性粒劑2,000倍及20%達特南水溶性粒劑3,000倍等,稻熱病防治藥劑如:75%三賽唑可溼性粉劑3,000倍、15%加普胺水懸劑2,000倍及40%亞賜圃乳劑1,000倍等,且各藥劑使用前應留意作物安全採收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