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14.11.01
環境部及雲林縣政府今(1)日上午在雲林縣立體育館盛大舉行「114年全國環保志(義)工群英會」,讓平時熱心參與環保事務的志(義)工們趣味一下,展現活力四射的一面,來自22縣(市)超過2,000位環保志(義)工,皆是經過各縣市初賽脫穎而出的一時之選,參賽者們傾盡全力為所屬縣市爭取榮耀,展開一場趣味的環境知識競技。

上午開幕儀式環境部長彭啟明、雲林縣長張麗善、立委張嘉郡、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斗六市長林聖爵等嘉賓到場為全國環保志(義)工加油,並表揚各縣市推薦的34位模範環境教育志工,感謝他們長年以來的奉獻與堅持。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感謝所有的志(義)工,為全台灣每一個角落來服務,讓環境清潔美麗。而在資源回收、永續及經濟循環的議題上,雲林縣政府遵循環境部的指導,落實執行,在志工的協助下,打造雲林為宜居清淨家園。

張縣長也針對最近的豬瘟議題表示,面對這次非洲豬瘟面臨的廚餘去化問題,為保障食品安全以及養豬產業健全,剛剛向部長提出「一縣市一廚餘資源化處理廠」的建議,期藉此次豬瘟防疫危機變成產業轉型升級、環境永續的契機,也獲得部長允諾,在針對廚餘部分,中央會好好思考如何妥善處理,期待中央相關部會通力合作共同檢討,建立能夠讓全國民眾吃得安心、養豬產業永續發展的好方案。
環境部彭啟明部長表示,肯定雲林縣豬瘟除疫問題的積極與遠見作為,可以說是台灣的模範縣市,也感謝張縣長不遺餘力的支持環保,我們的確注意到雲林做到了,中央也已規劃未來分短期及中長期推動廚餘能源化、資源化,讓大家都可以安心的吃到豬肉。

立委張嘉郡表示,雲林在廚餘去化推廣上非常成功,除了建置廚餘資源化處理廠,也補助家用廚餘處理機,她也建議環境部應該全國補助,從家中即先行廚餘減量,以減輕後端廚餘去化處理壓力,達到保護養豬產業及消費者吃的安全。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氣候行動是全民的共同任務,中央、地方、企業與公民都應該一起參與,而環保志(義)工們也將在這個議題上扮演著關鍵角色,感謝環保志(義)工從社區、學校到市場街巷,長期投入節能減碳、清淨河川、資源回收與環境教育,讓環保行動落實於生活中。

張喬維指出,今年全國環保志(義)工群英會移師至「雲林上場」,藉著活動辦理提升環保志(義)工們的環境知識,更提供一個平臺讓志(義)工與其他隊伍相互切磋交流,強化志(義)工凝聚力,競賽融合益智、趣味、團隊之元素,包括環保金頭腦、資源灌籃高手、資源分類王及清掃接力賽計4項,在競賽過程中以環境知識問答進行互動,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並讓志(義)工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及環保知識與技能。此外我們也安排多項在地美食商家於現場設攤,邀請全國環保志(義)工朋友共同享用雲林在地特色美食,共同推動善循環善經濟。
經過一整天的賽程,身為地主隊的雲林縣環保志工隊,在志工們通力合作下,與22支各縣市精銳代表隊伍激烈比拼後,不負眾望拿下共4項優勝,分別是虎尾鎮立仁社區環保志工隊「環保金頭腦-特優」、斗南鎮田頭社區環保志工隊「資源灌籃高手-特優」、虎尾鎮頂溪社區環保志工隊「資源分類王-特優」及崙背鄉南陽社區環保志工隊「清掃接力賽-特優」,成績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