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國立特殊教育學校行政人員在校園安全維護及學生權益保障上的專業知能,教育部國教署8月20日辦理「不當管教案例及校園性別/安全事件通報流程」研習,對象為國立特教學校新接任行政人員,包括:校長、學輔主任與組長、人事主任等。研習課程邀請專家實務分享,協助學校第一線人員熟悉法令規範與處理流程,落實校園零體罰與安全事件零延遲通報的目標。
近期起校園不當管教與校園性別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學校必須依法落實「教育基本法」、「學生輔導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等規定,保障學生身心健康與人格尊嚴。常見的不當管教類型包括肢體懲罰、言語羞辱、過度或不當作業懲罰、差別待遇及侵犯隱私等,這些行為不僅違反教育專業倫理,亦可能涉及法律責任。
在本次研習中,特別邀請桃園市公埔國小林來利校長,以多年行政與教學經驗,分享不當管教與體罰的案例,並提出正向管教的替代作法,協助校方在維持秩序與尊重學生間取得平衡。
針對校園性別事件的防治與通報,由國教署校園性別事件防治中心劉秀鳳諮詢委員進行專題講授,內容涵蓋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等事件的通報時限、系統操作及處置流程等。依規定學校人員與知情師生在知悉事件後,應於24小時內向學校權責人員通報,並同步登錄教育部「校安通報系統」,同時立即採取保護措施,確保當事人安全與隱私,後續依規定展開調查與輔導處理。
國教署表示,透過此次研習,冀望特教學校的行政團隊能精準掌握不當管教防制原則與校園性別事件通報流程,並能在第一時間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學生在校園中的安全與尊嚴。全體教育人員應秉持「即時反應、保護當事人、全程保密、後續追蹤」的原則處理校園事件,並持續透過宣導與專業培訓,落實安全、平等、尊重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