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3條之1規定,持續關注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並提升學校人員之因應處理與專業知能。考量近年校園因情感發展衍生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其態樣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及「跟蹤騷擾事件」議題有高度相關,因此在114年度辦理2場「大專校院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實務處理與輔導」研習時,持續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及跟蹤騷擾的樣態排入研習課程,藉以宣導並增進大專校院專業輔導人員對校園情感教育及親密關係暴力事件及樣態的認識與了解,有效處遇輔導及保護學生人身安全。
第一場由國立臺南大學於114年4月24日辦理中南區場次,計60人參加,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郭麗安教授以「大學生親密關係暴力處遇工作坊」進行6小時之課程,討論親密關係事件之樣態、行為及防治行為人再犯之諮商輔導技巧,課程內容豐富實用。第二場的北區場次則由致理科技大學於114年8月7日辦理,計87人參加。北區課程邀請巨展法律事務所李惠暄律師講授「校園常見性平事件、親密關係/數位暴力等相關法規及案例分享」,解析大專校院親密關係暴力事件之定義、現況、類型、樣態及法律適用規定等,並透過分組討論處理案例之經驗及釐清疑義,各校參加人員均感收穫良多。
學校處理學生親密關係暴力事件,應以保護學生安全為首要考量,若學生間發生之親密關係暴力事件涉及數位/網路性別暴力及跟蹤騷擾議題,除必要時得經學校性平會研議討論對行為學生採取約制措施或報警請警方協處外,也請各學校宣導運用衛生福利部成立的「性影像處理中心」(https://tw-ncii.win.org.tw/)的資源,由該中心提供通知平臺業者移除下架違法的性影像、轉介被害人諮商輔導等服務。教育部希望透過辦理類此研習,引導學校人員認識現行之法律規定、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的處理資源、跟蹤騷擾事件的樣態及處理機制,了解危險評估並運用網絡合作,落實保護學生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