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中部新聞苗栗縣2025年苗栗新港社道卡斯族牽田祭9月13日在西社慈安宮舉行

2025年苗栗新港社道卡斯族牽田祭9月13日在西社慈安宮舉行

苗栗縣後龍鎮新港社道卡斯族9月13日舉辦年度牽田祭,從祭祖、賽跑、舉旗、牽田的活動中,讓年輕族人深刻體驗道卡斯族傳統祭儀文化,副縣長邱俐俐承諾未來縣府將會盡最大的力量協助族人將這個祭典及道卡斯文化的族群記憶源遠流長的保存下去。

 

13日晚間舉行的儀式,包括副縣長邱俐俐、前縣長劉政鴻、後龍鎮長謝清輝等人皆到場致意。邱俐俐表示,苗栗縣有豐富的原住民族文化,除了泰雅族、賽夏族外,後龍鎮新民里則是道卡斯族的聚居地,道卡斯族的牽田祭和賽夏族的矮靈祭、祈天祭有著類似的感恩祖靈、追憶祖靈的意涵,也是苗栗縣第三個獲得無形文化資產認證的原住民族祭典,這個祭典曾經一度停辦半世紀,在2002年經過道卡斯族老們奔走努力才逐漸恢復舉辦,未來縣府將會盡最大的力量協助族人將這個祭典及道卡斯文化的族群記憶源遠流長的保存下去。

 

縣府原民處表示,新港社為目前唯一尚保留傳統收穫祭「牽田」的道卡斯族部落,牽田為秋收後舉辦的一種「祭祖型」收穫祭,藉此緬懷和感恩祖先,牽田內容遵循祖先傳統,舉辦patay (祭祖)、mata (賽跑)、舉旗、牽田祭歌舞等儀式。牽田是道卡斯族人每年最重要的傳統祭儀,每年約農曆8月15日左右舉行,今年因潤月為避免九降風大造成舉旗危險,提前至9月13日舉辦,地點依輪辦習慣移到西社舉辦,藉此達到兩社交流平衡之目的。其中,mata賽跑活動不僅具有鍛鍊年輕人體力的目的,更是一種文化教育,讓年輕族人深入認識自己的部落,以實際行動傳承新港社的傳統文化。傍晚時分,頭人帶領三位旗手逐戶敲鑼通報,邀請族人參與晚間牽田,入夜後,再次進行 patay(祭祖)儀式,接著進入重頭戲一舉旗儀式,族人隨著旗手揹起三支高達約三層樓高的大旗,將祖靈迎回,男女老少手牽手圍繞旗手,吟唱牽田祭歌,踏著祖先傳承的步伐,共同展現對祖靈的敬意與部落凝聚力,「舉旗」象徵著迎接祖靈回歸,祈求庇佑部落族人平安,對道卡斯族而言,是極具神聖意涵的重要儀式。

 

縣府原民處指出,目前新港社(新民里)人口1,300多人,約八成為道卡斯族人,新港社的牽田也於今年8月順利通過無形文化資產的審議,成為苗栗縣境內繼賽夏族paSta’ay (矮靈祭)和 ’a’owaz(祈天祭)後原住民族群的重要民俗祭儀。除了牽田祭典外,族人也積極推動語言文化復振,陸續完成出版《matitaukat道卡斯語詞典》、《牽田繪本osubalaki, balalong ramut》、《Taukat新港社部落史》、《matitaukat道卡斯語基礎教材》、《新港社藺編人文工藝志》、《牽田無形文化資產調查》、《matitaukat說道卡斯語-我們的日常生活》等,除了能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道卡斯文化,也強化族人的向心力與認同感。

 

  • 縣府1-2025年苗栗道卡斯族新港社牽田祭在西社慈安宮舉行.JPG
  • 縣府2-2025年苗栗道卡斯族新港社牽田祭在西社慈安宮舉行.JPG
  • 縣府3-2025年苗栗道卡斯族新港社牽田祭在西社慈安宮舉行.JP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