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北部新聞新北市世界動物日邀請「嘻哈天團雷公蛙」為世界動物發聲

世界動物日邀請「嘻哈天團雷公蛙」為世界動物發聲

每年10月4號是國際認證的「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今(4)日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特別邀請「嘻哈天團雷公蛙」於新北農業局官方FB粉專及IG帳號「稼日蒔光」線上演出,代表世界動物發聲,為維護生態、對動物更加友善,並且宣揚保護動物的精神。

我們俗稱的雷公蛙也就是臺北赤蛙(學名為Hylarana taipehensis),是美國學者John VanDenburgh於1909年命名,命名標本採集來自臺北,所以命名為臺北赤蛙。是過去臺灣西部山坡地、水田、草澤和埤塘裡的小型常見蛙類。隨著環境開發數量逐漸稀有,被農業部歸類為保育類二級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近年來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攜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合作復育雷公蛙(臺北赤蛙),並於三芝、石門等地區進行野放,並委託臺大生演所李培芬教授團隊持續監測下,已可看見野放個體在該區活動。

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雷公蛙(臺北赤蛙)對陸地環境及水質的汙染非常敏感,因此,農業局整合學術研究推動生態友善農業,於野放後進行監測調查,包含偏好的水域形式、植栽狀況、周圍環境連結等,再進一步透過生態友善農業的推廣,結合三芝與石門地區友善耕作農村與具有保育理念農民,透過棲地改善(整地、清淤、引水、植栽..等)營造出適合雷公蛙生活的棲地,今(114)年農業局為解決棲地缺水問題,於三芝棲地增加鑿井取水與水田修補蓄水等工作,提供更適合的棲息環境。

臺大生演所李培芬教授表示,兩棲類復育多以棲地保育為主,即便是透過人工繁殖野放的族群,也需提供一個適合棲息與繁殖的環境,初期連續3~5 年的野放,才能讓族群穩定棲息。野放樣區內可觀察到的蛙類就高達17種之多,其中以貢德氏赤蛙、雷公蛙(臺北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臺北樹蛙、小雨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為優勢物種,表示野放區域環境對於生態是友善的。

農業局表示,為營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永續共存之環境,結合中央生態綠網的推廣,加強保育淺山生物多樣性,透過水梯田營造里山地景,藉此讓雷公蛙(臺北赤蛙)的保育復育工作,達到三生三贏的局面,並於世界動物日邀請「嘻哈天團雷公蛙」為世界動物線上發聲:「所以聽見我的Beat,就記得這句話,保護每個生命,才是真正的嘻哈!」,以說唱方式呈現,喚起大眾對野生動物及棲地的保護意識,打造友善農業及生物多樣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