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自108年起辦理「海洋教育推手獎」,以表彰在海洋教育領域中持續耕耘、成果卓著的團體、個人、地方政府及課程教學團隊。今(114)年賡續辦理,並於今(21)日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本(第6)屆「海洋教育推手獎」頒獎典禮,會場並設置海洋教育成果展示區,呈現獲獎者推動海洋教育的歷程與成果,期藉由典範的傳承、創新與擴散,吸引更多夥伴投入海洋教育推動行列,齊心為海洋的永續發展攜手向前!
「海洋教育推手獎」共分為4類獎項,其中「團體獎」及「個人獎」是由政府機關(構)及學校推薦,本屆計有26件參獎,經評審小組初審及決審兩階段評審,評選出4個獲獎團體及5名獲獎個人;另從全國22個地方政府中評審出「地方政府獎」6名,並從27組參賽團隊中選拔出7組「課程教學團隊獎」。
「團體獎」獲獎者為宇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金門縣潮間帶學會、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及海景世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具備積極培育人才、善用在地資源等特質。以金門縣潮間帶學會為例,該學會長年致力於推動海洋保育教育,以潮間帶生態為核心,結合地質、文化與人文特色,辦理水獺講座及現地探查等多元活動,帶動在地學校與社區共同參與,深化民眾對當地生態與文化的認識。
「個人獎」獲獎者為李孟芳副教授、林佑霖校長、林見松董事長、林金山秘書及謝淑玲特聘教授兼副校長,皆致力結合跨領域資源,長期推動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育。以林佑霖校長為例,其以發展海洋主題的校本課程為核心,推動紅樹林、食魚體驗、SUP等海洋體驗及教育,並持續跨縣市分享推廣經驗與海洋知能,提升海洋教育影響力,並與漁會、博物館、學術機構及民間團體合作,強化海洋教育與社區連結。
「地方政府獎」分為特優(臺南市、基隆市、澎湖縣政府)及優選(臺北市、高雄市、金門縣政府)2類,皆具備創新推動作法,並深化在地跨域合作,提升海洋教育量能。以臺南市為例,其兼顧文化探究與生態體驗,將海洋素養深植於課程之中,展現場域連結與教學深度;其次,臺北市發展具都市特色的海洋教育課程,將都市河川與社區場域轉化為學習資源,搭配AR/VR,展現教材創新與科技融合能力。
「課程教學團隊獎」獲獎者共有7組,各組皆整合運用校內外資源,將課程結合真實情境,帶領學生探索人與海的關係,兼具海洋探究體驗與實作。以高雄市茄萣區興達國民小學團隊獲獎主題為例,其整合在地海洋資源與人文特色,發展「SEA」(Sense、Explore、Action)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在地生態、探索漁村文化及涵養環境永續意識,並進一步連結國際教育,培養學生全球海洋視野。
海洋教育是臺灣身為海洋國家的必修課,更是實現海洋永續的關鍵。為此,教育部自 97 年起將海洋教育列為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並持續推動「海洋教育執行計畫」,讓學生有更多認識海洋(知海)、親近海洋(親海)與熱愛海洋(愛海)的機會。未來教育部將配合落實《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持續拓展海洋教育的推動深度與廣度,衷心期待能看到更多的海洋教育推手,以教育為槳、希望為帆,一起在臺灣這艘大船上,航向海洋永續的蔚藍海域。
「第六屆教育部海洋教育推手獎獲獎名錄」已置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網站「海洋教育推手獎」專區,歡迎上網瀏覽(網址:https://tmec.ntou.edu.tw/p/412-1016-6276.php?Lang=z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