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X Students Enjoy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在日常 構築軟實力從小開始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X Students Enjoy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在日常 構築軟實力從小開始

114年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於今(114)年7月9日及10日舉行,第一天中心議題之一以「社會情緒學習(SEL)」為主題,邀請國家教育研究院、縣市政府代表、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學分享推動經驗,體現社會情緒學習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從小構築情緒軟實力,培養更具韌性及健康的下一代。

為實踐「健康臺灣」之國政願景,教育部於今年2月19日頒布「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14年至118年)」,本計畫共有5個推動面向,包含:「研發與開展在地經驗」、「人才培力」、「學校文化與環境」、「跨系統連結」、「推廣傳播與國際連結」,各級學校可結合學務發展願景、各學科教學及活動,進行整全式規劃操作,連結社區教育、家庭教育、非營利組織等資源,建立教學實踐與學校推動的資源平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林哲立副研究員,針對「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進行政策內涵之介紹,並提出各縣市在推動上需要關注的議題,包含全校取向之推動策略、結合素養導向教學與班級經營進行整合性的實施、強化學校領導人與教職員的心理資本等要素,進行經驗分享與實踐建議。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以「系統觀點」推動全方位的社會情緒學習政策,連結心衛中心及學校輔導資源,強化親師生正向心理素養。臺中市僑孝國小藉由班級活動融入社會情緒學習概念,如進行訓練專注力接水杯活動體驗、注意力小劇場、慢慢喝水、討論公約,促進學生的觀察覺知、情緒管理及專注力,有效增進自我覺察及自我管理能力。臺中市僑孝國民小學游麗蓉校長分享,師生在覺察自己的情緒,建構復原力並相互學習後,有共同的經驗、語言及理解,對個人及社會都有良好正向發展。

社會情緒學習和一般學科學習不同,需要在生活中刻意練習,花蓮縣立三民國中林國源校長在校內推動「SBIOR學習單」(即Situation情況、Behavior行為、Impact影響、Options選擇、Recovery修復),讓學生從校園生活的事件中,透過引導反思與對話,如:重來一次會如何理解?會選擇怎麼應對?引導學生從真實經驗中學習,培養自我覺察管理、社會覺察及社交技能。臺中市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歐靜瑜校長分享,校內透過班會時間結合社會情緒學習課程,不僅可以提升學業表現,更能培養學生情緒智商、建立正向人際關係、增進抗壓性與解決問題能力,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教育部表示,各級學校將辦理社會情緒學習活動與課程,將增益學生多元智能的展現,社會與情意技能的發展,學生能夠逐步具備自我認同、同理關懷他人、樂在學習、樂於挑戰不怕失敗。更期待學生不僅是學習社會情緒學習相關知識概念,而是在課業學習中加以體現,讓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昇華為Students Enjoy Learning,讓師生共好快樂學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