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私有一般古物「瓦硐南天廟大正甲子年吳文仁與子献涼傘旗」於114年7月12日(星期六)假白沙鄉瓦硐社區活動中心舉辦修護成果發表暨刺繡體驗活動。該件織品文物歷經101年歷史,為澎湖目前可見最早與「踏涼傘」信仰儀式相關的實體文物之一,其文化與歷史價值深具意義。本次活動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澎湖縣政府指導,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與瓦硐南天廟主辦,並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承辦修護作業與課程設計。
本次修護成果發表邀請修護團隊盧亨如助理教授分享涼傘旗的保存與修復過程,並展出修護後文物的原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涼傘旗捐贈人吳文仁之後代—84歲的曾孫女吳女士亦親自到場,與親友一同見證祖先所留文化資產重獲新生的感動時刻。
現場亦安排刺繡體驗課程,由修護師曾詩涵指導,結合文物圖騰與色彩設計,帶領參與者將涼傘旗中的傳統元素轉化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飲料杯套。活動吸引在地鄉親踴躍報名參與,大家在刺繡過程中專注投入,不僅完成個人作品,也透過一針一線感受文化資產的溫度與歷史脈動。
透過本次修護成果與手作體驗,讓文物從展示櫃中走入民眾生活,也深化了社區居民對文化資產的認識與參與。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及深化文物保存與推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