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金融基礎教育全面升級 跨域學習培養學生理財素養

金融基礎教育全面升級 跨域學習培養學生理財素養

為促進金融基礎教育深植校園,教育部國教署與金管會自民國98年起合力推動「金融基礎教育推廣合作計畫」,持續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金融基礎教育融入教學精進推廣計畫」,支持直轄市、縣市政府結合國教地方輔導團及推廣學校資源,建置系統性金融基礎教育師資及教學資源推動機制。113學年度共有12個縣市參與,辦理288場教師研習及多元學習活動,展現對金融基礎教育之重視及熱忱。

在師資培育方面,雲林縣串聯6所策略聯盟學校,合作開發天災風險等議題之校本課程,邀請金融基礎教育專家學者給予課程回饋,以精實教學內容;南投縣透過跨域教學工作坊與聯席會議,推廣優良教學示例及數位教材工具,有效建構金融教育素養導向教學模式。彰化縣結合桌遊及繪本素材,辦理課程共備及觀議課,增進教師運用學校既有資源提升教學成效,教師紛紛表示,研習課程中融入桌遊元素,不僅激發教師教學創新思維,透過教學實踐,也看見了學生認真投入於資源管理及得分策略,學習遵循遊戲規則,審酌各種行為風險的同時,也潛在的增加學生勇於挑戰的精神。

在課程創新方面,屏東縣致力發展金融素養導向跨域課程,例如:國文課融入財經閱讀、資訊課導入複利計算概念,結合實地參訪金融研訓院,以多元面向建構學生金融知識。宜蘭縣與中國信託文薈館合作,推動金融貨幣車巡迴10所國中,並設計鹽、茶和穀物取代貨幣之互動式教具,激發學生遊戲中探索貨幣演變與價值。臺南市舉辦主題式剪報活動,藉由反詐騙、媒體識讀等議題資料蒐整,精進學生資訊分析與整合的能力。臺東縣藉由部落經濟作物踏查課程,及家長入校分享在地產業經營的經驗智慧,以展現「同村共教養在地金融知識」的教育理念!

國教署表示,114學年度將持續與金管會及金融基礎教育推廣工作組合作,支持地方政府將金融教育深耕於校園,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財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為推動全民金融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延伸閱讀